猫容易长虱子吗?
猫是很爱干净且能自我清洁的动物,一般情况下不太容易出现寄生虫感染。但是也还是要定期的预防的。这里主要说说体外寄生虫感染,常见的有猫蚤、蜱虫、牛皮癣螨、耶氏瘤螨、蠕形螨等感染。其中猫蚤也就是猫(狗)虱子,是宠物身上出现最多和最常见的。
虽然猫很爱清洁,但是如果与有寄生虫感染的狗狗接触是还是有可能会感染寄生虫的。这里就要提到寄生虫感染的源。有的感染源是来源于宠物本身有皮肤疾病或免疫系统缺陷等;有的是来自于饲养环境卫生;有的是来自宠物们的共存源;还有的是来自外界环境,例如饲养设备上、阴暗墙面、地毯等。所以在预防和治疗寄生虫感染时也要由这方面着手。
感染了寄生虫会这样表现
感染了常见的猫蚤后,最常见的症状就是剧烈的瘙痒,经常出现抓挠或舔毛打滚。尤其是后颈背部、躯干腹侧、大腿内侧等部位常见,严重的话,四肢内侧和鼻唇处也会有骚痒。长期的叮咬可引起宠物皮肤的继发细菌性感染和过敏性皮炎。蜱虫主要是吸血,喜欢于耳腔、四肢内侧毛较厚的地方,可造成皮下血肿。螨虫感染的初期主要是剧烈的瘙痒和脱毛,病程进展后感染较重的病例可继发细菌性皮肤感染,出现皮疹、皮肤增厚皱缩、出现苔藓化改变、易出血等。
寄生虫感染的治疗
在发现宠物寄生虫感染后,需要进行相应的治疗。一般治疗主要是针对猫蚤、蜱虫、疥螨等,常用广谱杀虫药,例如含有派苯酮、除虫脲、伊维菌素等成分的外用药。使用时要按照产品说明严格使用,尤其是对于一些患有严重皮肤病、肝肾有疾病的宠物要谨慎使用。
治疗疗程要看感染情况轻重以及药物成分作用时间来选择,一般至少7-10天使用一次,持续一个月左右。对于一些皮屑、皮炎较重的病例,可在第一次用药后,再使用含有皮质类固醇的药,起到消炎止疼的作用。建议最好在宠物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。
寄生虫感染的预防
在寄生虫的预防中,对于猫或易感染疾病的宠物,建议每1-2个月使用一次预防寄生虫的药品,达到长期预防的目的。在药物的选择中,可选择刺激性小、作用时间长的药品,例如含有除虫脲或派苯酮成分的药物,这样宠物可长期使用,作用时间长(至少持续灭虫2-3个月)。
在预防中,也要注意环境卫生,每周打扫,并要定期打扫卫生死角,例如地毯、阴暗墙面等要经常打扫杀虫。在寄生虫多发季节,对于猫,如果条件许可,可在室内散养,减少感染寄生虫的几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