怎么知道自己有没有得狂犬病?
没有得狂犬病的“检查”方法,但有一些间接的判断的方法。 比如被可疑的动物咬了、抓了,及时清洗伤口,做好消毒,可以大大减少感染的可能性; 若在正规医院注射了狂犬疫苗,并且疫苗的免疫效果良好,那么在半年内再次被咬伤,不需要注射疫苗; 在一年内再次被咬伤,则需要加强针; 而超过一年再被咬伤,需要重新全程接种疫苗。 这个“半年”,“一年”的有效期不是指注射完最后一针疫苗当天算起6个月或1年,而是从接种第一针疫苗算起。 不过,这些办法都是建立在“可疑动物有病毒”的基础上,倘若动物本身并不携带病毒,那么不论怎么处理都不会被感染。
而判断自己是否“可能”被病毒感染,最简单直接的办法就是查看自己体内的抗体水平——如果抗体达到了保护性浓度(一般疫苗接种说明书上会有标注),那就说明疫苗起到了作用,不必过分紧张。 但需要注意的是,抗体并非终身存在的,所以如果曾经接种了合格的疫苗,且经过了合理的间隔时间,为了安全起见,还是建议每年都检测一下抗体的水平。
如果没有时间或条件做抗体检测,也不必过于担心,既往抗体水平的监测结果也能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。 即使检测结果阴性,也可以排除近期感染的隐患,但既往抗体水平并不能完全代表目前是否存在免疫力,因此不能作为判定是否有免疫记忆的惟一依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