龙猫为什么体型有的大有的小?
这是正常的,我养的宠物龙猫就是小只的,和成年男性一般高,而野生龙猫则是大型的,和我养的一对比就像大个子和小个子(我没有贬低我的意思...) 这是因为不同地区的龙猫,由于食物差异,导致其进化方向有所不同。(下面内容引自我以前回答过的一个类似问题。)
在龙猫的故乡--美国西部,除了春天和夏天少量的苜蓿草外,秋冬两季主要食用灌丛中的植物(也就是树上的树叶、茎干等)。这些植物的叶子通常都是又小又厚又粗(就像灌木的叶子那样),里面含有的纤维特别多,对于肠胃功能比较弱的宠物龙猫来说很难消化。龙猫为了消化这些食物,不得不增加体内微生物的数量以分解这些难以消化的成分,进而增加了对营养的吸收。为了适应这样的变化,体内的微生物也会逐渐演变。久而久之,肠道菌群失衡,龙猫容易腹泻、消化不良、营养不良等等。
另外,在野外还有一定的天敌。如果太小只,那么被吃掉的可能性就很大;而如果太大只,那么遇到危险时逃跑的机会就会增大。所以,体型的增长也要考虑到上述因素。 其实,我们人类也是一样啊!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,由于饮食结构的差异,身材也是有大小的。比如,生活在欧洲的人由于主食是面粉,所以身材相对比较矮小;而在亚洲,因为主食是米饭,所以人口普遍偏高大只一些。这也是基因与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。
龙猫的体型是饲养条件和遗传基因共同影响的。良好的饲养和基因是长出大猫的基本保障。但是通常,遗传基因的作用占了80%左右(这个数值只能是一个模糊的估计,实际上很难完全量化),饲养管理的作用也依然有关键性的影响。我们从下几个方面来看,龙猫的体型是怎么被这两个因素同时决定的。
龙猫的生长发育过程
龙猫的体重增长和一切哺乳动物一样,都是一个先迅速增长,达到一个巅峰(即我们说的体重增长折点),随后缓慢增长,最后达到成年体重的过程,下面是一个实际测量所得的龙猫体重增长曲线。
从0-14周龄是一个快速增长期,12周龄时就可达成年体重的90%左右,14周龄时可达95%左右。以后增长的幅度相对较小。体重增长折点在四周龄附近。
我们知道龙猫的孕期是28-35天,一般按照31天计算。在生产以后,母猫的体重一般会减少10%左右(如果产下的幼猫是三子,可能有15%左右的下降),如果按照500g来讲,可以理解为在生产中要消耗50g的母体供给胎儿。这些减少的体重在折点前大约10天(折点前后,由于食物和能量利用效率最高,恢复速度也最块)即可恢复,所以如果希望母亲能哺育下一窝幼崽,可在母猫产后13-15天再配种为宜。但是考虑到动物福利和健康,如果母猫没有做好充分的产前准备,也可以在20天以后再考虑,甚至可以生产间隔30天以上。
龙猫的成年体重
成年的龙猫指的是生长发育已经完成,体重不再变化了。对于雌猫和雄猫而言,他们达到最终体重的时间略有差别。雄猫一般在12周龄左右基本上就不再长了(个体差异略有不同,也有发育到16周龄的),但这个时间雌猫还有10%的左右发育空间。
成年的龙猫体重主要受遗传基因(比如父母一方可能是大型猫,可能为450g的父母,也可能是350g的父母)和饲养管理(比如饲料能量和营养是否充足),环境温度(比如温度过高和过低都会影响食物的采食,生长缓慢)的影响。
所以,通常雄猫为400-450g,雌猫为350-400g。